认知升级

阅读本身没有意义,阅读之后的思考,思考之后的选择,选择之后的持续行动才有!

欧神社区问答精选(12月1日)

【概念及操作篇】 匿名用户提问:欧大,对于楼市,您倾向马太效应,还是水最终一样平? 答:一样平 匿名用户提问:欧神, 下面的说法对吗??保持资产增速=通胀,随着国民财富提升,自身生活水平也能提升,就是阶层保持不变 答:生活水平不变。 阶层不变的话,你还需要淘笋,加仓。 主动性收入,需要每年再+9% 匿名用户提问:ocean,土地为划拨性质怎么卖?名下有一套划拨性质房子,可以转变成商...

投资房产的真实回报率(019)

【导读:本文上接理财产品的真实回报率,跨过纸币的虚假表象,计算当本金的存在形式不是“纸币”而是“房子”时的真实回报率】 三)买房收租金的回报 再说第三种选择,买房子收租金。 当买房子的情况下,我每年可以获得约2%的租金,这是不假。 可如果我们注意一下,“你赚我息,我赚你本”。 当“买房子收租金”的情况下,我们的本金存在形式是“房子”! 【导读:买理财收利息,是纸币本位;买房子收租...

理财产品的真实回报率(018)

【导读:投资回报率用纸币来计算还是用实物来计算,是一个关键的问题。】 东北有一句术语叫“你赚我息,我赚你本”,其本意是东北的一些工商界,对银行业人士说的。 东北地区银行坏账,历来占全中国之冠。放款给东北人,人家一开始就打着“你赚我息,我赚你本”的主意。 一)理财产品 以前曾经有一次央行加息之后,LIBA网上出现一个帖子,《央行刚刚宣布加息啦!200万元居家过日子家庭理财大PK!!...

回报率的真相(下):穷人和富人的区别(017)

【导读:本篇上接《金钱不是万能的》,讲只投入金钱的回报率是非常低下的,把各种资源用到极致才能有比较高的回报率;而这,也正是穷人和富人的区别。】 三)战略投资人 卖爆米花的,开第一个档口容易。但不容易赚第二个档口。 开饭店的,自己掌柜的第一家饭店容易。但不容易开第二家分店。 这个就是社会现实。当你生意加倍时,你并不仅仅是 “资金量”加倍。而是所有的资源都必须要加倍。 【导读:每一个生...

回报率的真相(上):金钱不是万能的(016)

【导读:本篇讲,回报率,并不是投入多少钱之后赚了多少钱。这,就是真相。】 接下来,我们要花几篇的篇幅,简单讲一下回报率。包括《回报率的真相》《你赚我息,我赚你本》《万世不移的财富》,主要讲一下“富者恒贫”“多核”“砖本位”“末业逐之,本业守之”等道理。 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。但是长期的毒教育,使得很多人一开始就错了。 【解读:毒教育,顾名思义,就是每个人默认接受的错误的教育。正是它们,...

殷楚铁钱

一)国君 唐之下,宋之上。 这当中一段历史,被称之为“五代十国”。 五代十国,指的是整个华北平原,长江以北,迭代过五个大一统的“王朝”。 而华南地区,从一而终,由唐末节度使演化而来,是十个小国家。 在这些小国之中,有一个叫“殷楚”。 殷楚的开国皇帝,叫马殷。 马殷有一个宰相,叫高郁。 “殷楚”建国之初,百废待兴。最紧需的目标,是使得国家尽快强大起来。这时候,高郁就向马殷献了一条计...

犯了多少个错误

昨天晚上,接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提问。 有时候我很好奇,同样这样一个提问。发在水库,微博,知乎,豆瓣,BBS。 又或者是发在你自己的朋友圈,效果将会怎样。 你的七大姑,八大姨,会采取怎样的态度,支持哪位,谴责哪位。 很久以前,有一个金华的凤凰男,写了一篇轰动互联网的《我月薪8000元,你的房产证必须得写我爸妈名字!》 家里养女儿的父母,看了都倒吸一口凉气,心生寒意。 这...

法制成本

今天早上,写了一篇“京沈高铁”的文章,若有所思,突然想到写这个话题。   一)竞争力 中国哪些地方是菁华,哪些地方是赘肉。 哪些地方是帝国的心脏,膏腴一定要好好守卫。哪些地方是阑尾,割掉也不可惜。 回答会令很多傻空大失所望。 如果按照“竞争力”排名的话,则中国的城市排名,大致应该是:北京,深圳,上海,广州,南京,天津,武汉,苏州……… 基本上可以说,“房价越高的地方,竞争力越强”...

欧神社区问答精选(11月10日)

11月上问答 匿名用户提问:请问欧大 分析政策有效性一般是怎么样的思维过程? (不针对房产) 我的思考路径是1.先分析界定标准制定难易(比如空置税很难界定空置标准,比如洗稿就很难界定。)2.经济学分析可能的效果和反噬 3.分析既得利益可能的阻挠等外力阻碍。思维还不太清晰,欧大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吗? 答:价格会围绕价值波动,但终究跟随价值。 “政策”就是那个波动。 匿名用户提问:欧大,以前听...

欧神社区问答精选(10月20日)

【概念及操作篇】 匿名用户提问:欧大,关于中国人储蓄率高,所以可以靠投资创造增长奇迹这一逻辑,我的想法如下,对否请您评价。1.储蓄率高,背后是中国人的勤奋和吃苦精神,即生产多,消费少。 2.国家集中力量印钞、借贷搞投资,本质是由部分节俭的人出钱搞建设。 3.随着教育普及和老辈人去世,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节俭,储蓄率下降,以后再大搞投资只能是通胀。 4.这种惩罚节俭的人的方式短期内有效,长期内会...